帶你了解 Web 4.0 萬物互聯的時代
資訊分享 日期:2023-10-10 圍觀:24 次
現在有很多關于互聯網未來的炒作和討論。
虛擬現實 (VR) 會成為主流嗎?
社交媒體的未來會是什么樣子?
盡管我們知道技術呈指數級增長,但仍然很難預測未來十年我們將處于什么位置。
雖然具體細節難以猜測,但回顧過去可以清楚地看到 Web 4.0 的發展軌跡。
從 Web 1.0 跳到當前的 Web 3.0時代,互聯網變得更加互動、更加智能。
隨著時間的推移,互聯網的焦點已經慢慢轉移到用戶身上。我們還看到了大數據和人
工智能的增長,它們推動了我們當前的數字經濟。
回顧這一演變將幫助我們了解我們的前進方向。
本文將回顧萬維網的歷史。
我們將簡要回顧互聯網的每一次迭代,以展示我們如何達到 Web 3.0 的當前狀態。稍后,我們將進一步展望未來,看看潛在的 Web 4.0 可能是什么。
網絡史
Web 1.0:Web 的開端
Web 1.0 是用于描述互聯網早期階段的術語。
由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 (DARPA) 的研究工作帶頭的 TCP/IP 等協議允許聯網的計算機相互通信。
這項研究很快就被稱為“互聯網”。
這個互聯網主要由相互關聯的網頁組成。
與當今存在的網絡不同,Web 1.0 的現狀是只讀的。幾乎沒有任何交互功能,大多數網頁都是靜態頁面。
那時你會發現一個簡單的設計方法。每個網頁通常都是純白色背景上的文本和圖像集合。
互聯網的第一次迭代是革命性的。
這是一個與世界各地的任何人共享信息的新系統,只要他們可以訪問該系統。
然而,除了遍歷大量信息之外,用戶幾乎沒有其他事情可做。隨著互聯網開始獲得更多用戶,網絡很快就需要發展。
Web 2.0:為 Web 帶來交互性
在 20 世紀 90 年代后期,對通過 Internet 進行共享、協作和通信的需求急劇上升。
這導致各種技術專家預示著互聯網的新時代。作家兼網頁設計師 Darcy Dinucci 創造了 Web 2.0 一詞來描述這個新時代。
它標志著從靜態網頁到交互式 Web 應用程序的范式轉變。
Web 2.0 網站允許人們在網絡上形成社區。
各種社交網站、博客、維基和媒體共享平臺很快被推出。用戶第一次可以為網站的內容做出貢獻,而不僅僅是閱讀。它帶來了電子商務的興起,用戶不僅可以買賣產品,還可以發表評論。
2010 年代見證了致力于共享和發布內容的平臺的興起。
視頻網站和大型平臺已經找到了一種方法,可以利用互聯網作為思想市場甚至表達方式的新角色獲利。
您的數字身份已成為個人的一個新方面。由于智能手機的興起,互聯網很快變得便攜,讓數十億人可以訪問這些數字平臺。
這很快為網絡的下一次飛躍鋪平了道路。
Web 3.0:人工智能和大數據
我們現在生活在大數據時代。
隨著越來越多的信息上傳到互聯網,這些大型平臺擁有大量有價值的數據,現在正在推動一種新型經濟。
正如 2014 年宣稱的那樣,數據就是新的石油,豐富的數據和無處不在的互聯網為網絡的下一階段奠定了基礎。
Web 3.0 到底是什么的定義各不相同
萬維網的發明者蒂姆·伯納斯·李 (Tim Berners Lee) 將其描述為“語義網”,可讓您訪問“令人難以置信的數據源”。
他預測網絡很快就能理解現實世界中思想之間的復雜關系,Web 3.0 超越了人與人之間的交互,新的焦點是用戶與人工智能的交互。
網絡的這一方面現已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每次你向 Siri 智能助理詢問天氣或誰贏得了去年的世界杯時,請注意。WolframAlpha 的知識圖等技術允許計算機解析我們的語言并像人類一樣解釋它。
算法已經用與我們相關的內容填充了我們的新聞提要和推薦。
隨著收集到的數據越來越多,這些算法只會變得更加強大。
Web 3.0 的這個定義正在成為互聯網主流概念的一部分。
接下來會發生什么?
什么是 Web 4.0?
縱觀互聯網的歷史,用戶變得越來越友好。
想象一個沒有自動更正、觸摸屏界面或語音命令的世界。盡管取得了這些進步,我們還沒有完全實現完全無縫的體驗。
我們自己的想法仍然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進行數字翻譯,這受到我們打字或說話速度的限制。使用網絡的下一個巨大飛躍,即所謂的 Web 4.0,應該會模糊計算機與思維之間的差距。
Web 4.0 的大膽預測可以描述為“共生網絡”,即人與機器之間的共生交互。
在未來的這一點上,人工智能將足夠先進,足以解釋我們自己的想法,從而成功地瀏覽網絡。
網絡可能無法在 2D 屏幕上充分傳達,而是選擇虛擬現實或增強現實技術作為另一種界面。
Web 4.0 愿景的很大一部分是充分捕捉人類體驗的動力。
互聯網已逐漸從擁有文本轉變為改編圖像和視頻。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我們可能很快就會采用栩栩如生的在線體驗,讓用戶在瀏覽新的數字世界時沉浸在他們的所有感官中。
在接下來的幾節中,我們將探索哪些技術可能會帶來 Web 4.0,為什么我們要朝那個方向前進,以及這個新迭代可能帶來的挑戰。
Web 4.0 背后的技術
這里有一些可能的突破性技術,它們可能使網絡的下一次發展成為可能。
腦機接口 (BCI)
研究團隊已經在神經技術領域取得了進展。
由埃隆·馬斯克 (Elon Musk) 創立的公司已經成功地在動物身上展示了無線大腦植入物。很快,這些腦機接口(BCI) 將使我們能夠與我們周圍的設備無縫交互和控制。
元宇宙
科技巨頭也在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領域采取重大舉措。
它們正在大力投資元宇宙技術,這可能有一天會成為人與人互動的規范。
AR 軟件和眼動追蹤技術通過將物理世界與虛擬信息疊加在一起,正在徹底改變我們與網絡交互的方式。
人工智能
Web 4.0 將需要人工智能和高級 ML 算法來處理來自人腦和我們周圍物理世界的大量輸入。
例如,我們已經看到自動駕駛汽車在如何使用 ML 和計算機視覺來理解典型通勤中的實際道路和可能的障礙物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
物聯網
物聯網是指嵌入傳感器和軟件的設備網絡,這些傳感器和軟件可以與周圍的設備無縫通信。智能家居已經越來越受歡迎。由 AI 提供支持的虛擬助手,允許用戶與他們交談。
借助 Web 4.0,我們可能會看到智慧城市的興起,整個基礎設施系統在 AI 的幫助下以最佳方式運行。
為什么我們需要 Web 4.0?
當我們能夠用機器的力量增強我們的思維時,改變整個行業的機會就會出現。以下是 Web 4.0 的一些可能應用程序,它們可能比您想象的更早出現。
1.醫療技術
目前,正在研究腦機接口,有望幫助患有神經疾病和其他殘疾的人。很快,BCI 可能會幫助截肢者控制假肢,或幫助合成語音。
2. 安全
幾位研究人員已經嘗試過pass thoughts,這是一種登錄您最喜歡的應用程序的替代方法。我們可能很快就會通過思考登錄到我們的設備,這使得它比當今任何現有形式的生物識別技術都更加安全。
3. 學校和工作場所
隨著技術的改進,我們可能會發現 Web 4.0 已被公眾采用。有一天,BCI 可能會被用來提高工作績效,或提高學習效率。想象一個應用程序,它確切地知道如何向您教授某個主題,以及稍后如何對您進行測驗。
我們可以通過虛擬現實取得的進步可能會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特別是因為最近的大流行病使遠程工作變得更受追捧。
4. 一種新型社交媒體
Web 4.0 元宇宙可能是舉行社交聚會的新替代場所。
隨著遠程學習和遠程工作變得越來越流行,將需要以數字方式與同事、朋友和家人聯系。VR 和 AR 將使來自全球各地的人們能夠見面和交談,就好像他們都在同一個物理空間中一樣。
Web 4.0 的挑戰
與任何其他技術一樣,Web 4.0 在成為新標準之前面臨著一些必須解決的挑戰。
用戶安全
腦機接口仍然容易受到惡意活動的影響。由于這些界面包含有關個人的高度敏感數據,因此它可能成為黑客攻擊的目標,這可能會使用戶受到傷害。
虛擬現實技術也不是完全安全的。
有報道稱,長時間使用 VR 會對用戶的視力造成損害,甚至可能導致癲癇發作。在解決此類安全問題之前,真正身臨其境的數字體驗不會被主流接受。
數據隱私
用戶和公司之間需要大量的信任。
當設備基本上成為我們的一部分時,數據的所有權變得模糊。BCI 可能成為科技公司從你的數據中獲利的方式。
當谷歌在 2019 年以 21 億美元收購 Fitbit,讓他們能夠訪問數百萬用戶的健身數據時,我們已經看到了公眾的強烈抗議。隨著網絡對我們的使用越來越方便,我們應該警惕用戶是否被利用。
結論
隨著技術的進步,互聯網不僅要適應新技術的能力,還要適應用戶的需求。
1990 年后出生的人永遠不知道沒有互聯網的世界。
如果沒有社交媒體,當代兒童將永遠無法了解這個世界。未來 10 到 20 年出生的人可能永遠不會知道沒有增強思維的世界。
正如他們所說,技術是一把雙刃劍。
網絡的發展使我們的聯系更加緊密,但總是要付出代價。對于未來的技術人員和開發人員來說,牢記用戶的安全和隱私非常重要。
不管這些新發展如何發展,有一件事是肯定的:未來比你想象的更近。請在評論中告訴我們您認為科技領域的下一件大事是什么!